到了廿四節氣的"白露"了,它是指地面水汽凝結為露,開始轉涼的意思。 如《經》記載:「寒曉暮,蒸熱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冷。 ”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首,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餐桌上撤除。 一般來說,此類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 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 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 經過長夏后,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虛弱,因此,在食物時,過於寒涼。 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 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飲食過於清淡。 上,到了立秋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又補益,可放心食用。 說到立秋的風俗,不得不提「貼秋膘」。。 養陽,秋冬,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不過立秋后的氣溫仍然較高,這時吃狗肉等熱性食物來"貼秋膘"很容易上火,還是適合吃鴨肉、魚肉、山藥、百合等偏涼的食物來潤燥。 潤燥之餘,還應注意清暑祛濕。 這是因為立秋處於夏秋兩季交替的過渡時期,一方面秋燥當前,另一方身體內還可能積聚有的暑濕。 因此,辛辣生冷的食物和油膩、燥熱的食物都要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