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 驚蟄之,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的春雷驚醒蟄居的,稱為"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今天是驚蟄,依照陰陽五行理論,在地為五行,在天化六氣,也就是說中國認為:一年是由六氣組成的,每節氣組成一氣。 由於每一年的天地星辰的互影響,每一年的六氣都有偏頗,它們並均勻一樣的,所以,每一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 也以這個角度理解為中國祖重視"平和"而不是"平均",講究"和諧"而不是"平等",的是"安天命"而不是"平分"。 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四個節氣組成了每一年的第一氣—厥陰木,其中,立春和雨水組成孟春,驚蟄和春分組成仲春。 庚亦作鶊,黃鹂也。 《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 《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謂之金衣公子。 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 諺曰:黃栗畱黃鶯鶯兒。 皆一種也。 鷹,鷙鳥也,鹞鸇之屬;鳩即今之布谷。 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故名曰鰉鸠。 在驚蟄節氣前後,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動物開始繁殖,鷹和鸠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附近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鸠開始鳴求偶。 驚蟄節的風也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 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現代氣象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 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 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 "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