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說自己最敬仰的作家只有兩位,一個是寫《神曲》的但丁,還有一個就是寫出《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一部震撼無數讀者心靈的世界文學名著,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部文學經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書中事無巨細地剖析了一個罪犯的內心世界,令無數讀者折服。 就連余華讀過這本書後,也不禁感歎道:
像轟炸機一樣朝我的思緒和頭腦扔下了一堆炸彈,把二十歲的我炸得暈頭轉向。
書中講述了被貧窮壓得喘不過氣的主人公斯柯爾尼科夫,在憤怒中殺了人,歷經一場漫長又孤獨的抉擇后,最終卻選擇了自我救贖的故事。
細細回味他的心理路程,你會發現,原來人終其一生,都是在與人性較量。
1 善念VS惡念
拉斯柯爾尼科夫本是一位前途無量的法學生。
可命運就是這般滑稽,他家境貧寒,僅靠母親微薄的接濟,根本交不起學費和房租。
不得已選擇中斷學業后,房東也追著他繳租,甚至斷掉他所有的餐食,這無疑讓他悲愴的生活雪上加霜。
為了存活下去,他狠心把視為珍寶的父親遺物抵押給當鋪的老太婆。
對窮人百般刁難。
老太婆擺出一副臭臉,故意壓低價格,還苛刻地說:只要押期一過,就會立刻變賣,不留一絲商量的餘地。
眼前的一切,讓拉斯柯爾尼科夫心生不滿,老太太的每句話都像一個火星,瞬間點爆了拉斯柯爾尼科夫內心的火藥。
他腦子裡湧出一個可怕的念頭,把萬惡的老太婆殺掉。
自此,這個想法就像長在他腦海裡般揮之不去,他無時無刻不在籌劃這個惡毒的計劃。
某天,他無意間得知老太婆的妹妹晚上不在家,早已被仇恨和憤怒擊垮的他,在夜深人靜時,把斧頭藏在衣袖里,來到了老太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