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火熱歲月。
時代激蕩下,有一部革命小說橫空出世,像一根擎天柱,撐起了中國革命者的精神世界。
1953年在中國出版后,當年發行量高達100萬冊,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外文小說。
它,就是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的《牛虻》。
小說講述了義大利革命黨人牛虻悲壯又傳奇的一生。
他生於富貴之鄉,天性敏感脆弱,死裡逃生后,在慘烈的現實中完成了自我成長與靈魂蛻變。
牛虻的大半生浸潤在痛苦中,卻又被痛苦成全。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苦難的滋味不好受,但熬過去,所有的傷疤終將成為我們的勳章。
1 痛苦,是生活的一堂必修課
《牛虻》的故事,從輪船巨商勃爾頓一家被員警搜查開始。
彼時,義大利四分五裂,愛國青年奔走呼號。
他們組成了青年義大利黨,以推翻教皇統治、趕走奧地利入侵者為己任。
這群年輕人遊行示威,發動武裝起義,深陷權力鬥爭的漩渦。
利黨的一員。
亞瑟不僅家世顯赫,他的教父還是神通廣大的大主教——蒙泰尼里。
在家族和教會的雙重庇護下,無論外界多動蕩,亞瑟的日子一直安安穩穩。
18歲時,他因為心愛的姑娘瓊瑪加入革命黨,卻總顯得格格不入。
他天性憂鬱,敏感多思,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悶悶不樂,耍少爺脾氣。
這天,一次小組會議上,亞瑟看見瓊瑪與另一個小夥子舉止親密,立刻怒不可遏,憤然離席。
為了排解苦悶,亞瑟向並不熟識的神父卡爾狄告解,毫無戒備的他,說出了革命黨不少機密。
幾乎一夜之間,革命黨人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有的四處逃竄,有的被捕入獄,還有人被當街打死。
亞瑟被認定為組織的叛徒,他試圖辯解,可是連瓊瑪都不再相信他,還厭惡地甩了他幾個耳光。
亞瑟悲痛欲絕,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又得知了另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
他不是勃爾頓家族的孩子,而是神父蒙泰尼里的私生子。
生活的打擊接踵而至,內心脆弱的亞瑟,根本招架不住。
他心態全崩,萬念俱灰,終於在一個夜晚,投湖自盡。
少年時的亞瑟在層層保護圈中長大,一點小事,就能成為壓死駱駝的稻草。
他不缺金錢、地位,亦不缺呵護、關愛,唯獨缺少成長最需要的捶打與歷練。
尼采曾說:一切決定性的東西,都從逆境中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