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在《空心人》裡寫道:所有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謂自我,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全靠書籍、繪畫、音樂、電影裡他人的生命體驗喚出方向,並用自己的經歷去充填,漸漸成為實心人。 從空心人成長為實心人,是一個沉澱的過程。
沉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向內探求,在自己的閉環邏輯里,經年累月的積累。
1 閉門:在獨處中增值自己
曾有讀者問作家連岳,長時間在家工作,心情低落時是如何排遣的?
他的回答是,自己很忙,時間不夠用,沒空低落。
在回復的同時,連岳講起了自己23歲時的經歷。
当时他还找没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生活和工作处于比较无聊的状态。
直到有个周末,他从周六晚上睡下,起床时竟已是周日傍晚。
这次的经历,让他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感。
他开始明白,一个人没有规律,没有方向,是很恐怖的事。
后来,他开始总结独处的技能,包括规律作息、阅读学习、处理好亲密关系等。
周国平曾说,如果你有丰富的内心生活,你在独处时会感到充实,会觉得的孤独是一种享受。
其实,独处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而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木心在年轻时,曾两次上山独处修炼。
第一次是在他19岁时,那年冬天,他雇了个人,挑着两箱书,前往僻静的山上写作。
那段时间里,他独自居住在一个废弃的大房子里,白天晨起读书,晚上点上矿烛写文章。
待到下山时,冬天已经过去了,他也已写出了厚厚的几册书稿。
第二次,是在他23岁时。
当时,木心被聘为杭州一所高中的美术教师,待遇很好。
可这份工作,木心仅仅干了半年就主动辞职了。
因为他早已认定艺术是一生的事业,当下的生活再好,也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他带着书、画笔再次上山,潜心读书,钻研写作和绘画。
这一去就是6年,待到再次下山时,他已经积累近百篇小说和无数张水墨山水画。
叔本华曾说:只有在独处时,我们才能放慢脚步,在观察和思考中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沉下心来完善自我。
在繁忙的生活琐事中,不妨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把外界的喧嚣关在门外,将孤独当作自己的朋友。
当我们在安静中精进学识,在闲暇时陶冶情操,在孤独中修身养性,定能收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