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山一程水一程,每個人都在尋求一個靈魂相似的人。
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都是孤獨的,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1 三觀契合,才能為友
一段關係變得漸行漸遠,大多數原因,不是距離遠了,而是三觀不合。
你認真分享你的快樂,他覺得你在顯擺炫耀; 你惆怅傾訴你的苦楚,他覺得你是在傾倒垃圾情緒。
三觀不契合的人,因為認知不一樣,所以無法感同身受。
即使你表達再多,溝通再多,對方也難以理解你的想法和認同你的觀念。
三觀不合,註定不是一路人。
人與人之間,其實都是相遇容易,相處難。
能成為點頭之交,或許不難,但想要成為好友知己,實屬不易,所以遇到三觀一致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李白與杜甫,都是歷史上偉大的詩人。
雖然彼此的年齡有些差距,但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日常交往。
因為互相欣賞,互相敬仰,兩人亦師亦友,常常聚在一起吟詩作樂。
李白寫《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杜甫寫《夢李白》: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李白和杜甫,一個浪漫,一個寫實,他們有太多不同,但他們的三觀是一致的。
他們對自己的才華都同樣自信,他們的生命力都同樣旺盛,都同樣具有英雄主義激情,都同樣具有遠大的抱負,也都同樣具有深厚的同情心。
魯迅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三觀不契合,即使勉強成為朋友,也始終走不進彼此的心裡。
三觀契合的人,即使彼此之間沒有經常聯繫,但早已把對方放進了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