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在中國歷史上能稱得上聖人的只有“兩個半”。
其中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而那 「半個」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的一生跌宕起伏,不可謂不傳奇。
他智商平常,天資一般,一個秀才就考了七次。
身體也很差,一生與多種嚴重疾病相伴。
出身更是平常,祖上幾百年間都是平頭百姓。
年輕的時候,性格中還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
但是,他卻通過不懈的個人努力,完成了脫胎換骨、超凡入聖的變化,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曾国藩传》这本书,看看他是靠什么,实现逆风翻盘的吧。
1
1811年冬天,曾国藩出生,他长得普普通通,出生时也没什么天降异象,到四岁也没有能够光大门楣的迹象。
他记忆一般,思维也不敏捷,怎么看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只是曾家有一个老人固执地认为,曾国藩将来必成大器,为此他特意叮嘱曾国藩的父亲,要好好培养。
和所有旧中国的读书人一样,曾国藩六岁进私塾读书,他八岁熟读四书五经,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勤奋。
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曾国藩勤奋得令人发指,别的孩子呼呼大睡做好梦的时候,曾国藩就被父亲揪着辫子叫醒背书,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一百遍不行就一千遍,直到背下来才完事。
就是这样一个连“小偷”都觉得笨得不行的娃,却从小就讨厌“胸无大志”的人。
因此,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了高大的志向。
十六岁那年,曾国藩跟着他父亲,开始考秀才。
第一次,落榜,他父亲说,第一次考,不要灰心。
第二次考,落榜,他父亲说,没事。
第三次考,还是落榜。他父亲只得安 慰说,坚持就是胜利。
第四次,落榜。
第五次,落榜。
第六次,父子兩人一樣,繼續落榜。 他父親已經不安慰曾國藩了。
更要命的是,這次曾國藩被「通報批評」,主考官說:「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筆尚可,道理卻沒講通,大家要引以為戒。 ”
這一下,曾國藩不僅在家鄉成了名人,雖然名聲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