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rgba(133, 118, 106, 0.07)]如今在新冠病毒有世界性蔓延的趨勢之下,讓我們看看在唯物和科學的視角之外,佛教是如何看待疾病的起因,以及依據不同見地和發心而有的不同治療方式。 我們有可能對疾病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大家晚安,今天晚上的主題是"佛教與治療"。 剛剛我們所走上來這七十個階梯是很好的治療,你認為呢? 我不是醫生,所以沒資格講治療方面的事情,不過這裡有位醫師,說不定可以幫點兒忙。
現在我們要怎麼開始呢? 我們要從疾病開始說、還是從治療開始講? 我想我們應該先從疾病開始講,對吧!
在西藏傳統里,身為仁波切就應該每天一點一滴學習所有相關的事情,所以我學了一些西藏的天文醫藥學,但只學了二十一天而已。
在西藏,大家可說都是佛法的狂熱份子,不管他們講什麼,總是以跟佛法相關的話作為結束。 所以我想今天可以談談「佛法與治療」。 今天所講的治療,也多少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態度相關。
01壽命減少
當今五濁惡世,先有命濁─壽命的減少,接著有見濁─見地的腐化,以及煩惱濁─情緒的墮落等等。 所謂的濁或惡化(degeneration)是什麼? 就是不神聖的東西,它跟個人的經驗邏輯相反,比如壽命的減少。 根據經典,大家相信,在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印度之前許多年的時代,地球上人們的壽命是一萬年。 大家也相信,那個時候並沒有日、月,人們所需要的光明通常來自他們本身。 他們所需要吃的食物不用自己栽種,因此也自然地減少污染。 我真不相信自己現在會講這些,因為我自認是個哲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
當我們讀到這些歷史故事,我指的是佛教故事,但也不完全是故事,而是佛教關於世界演化的理論。 大家相信生命的壽期越來越短,人們因此必須開始栽種東西以便生存。 這是因為人們以前所累積的善德或正面的能量減少或耗盡。 當善德逐漸減少,無記業及惡業就會自然生起。
在那個我們稱為圓滿的時期之後,接著是我們所稱的衰敗時期,或是稱為爭端時期、爭論時期、敵意時期、戰爭時期、相互嫉妒的時期。
在那個好的時代、圓滿時期,通常人們並不栽種,他們就從森林中拿些水果來吃。 有個人一時想到:"我可以每天為隔日多拿一個水果,這樣就不用明天還要再為相同的事情而辛苦。 "他這麼想著,就從森林中多拿了個水果。 然後,每個人都開始跟著這樣做。 之後,因為有人開始這麼做,其它每個人也都學到這種態度。 自然地,人們開始有了房子,以便保存這些果實,不讓人家偷走。 於是,界限、擁有者、"我的水果"、"你的水果",這樣的想法便產生了。 不幸地,有些較為聰明的人不想自己去森林,他們想擁有別人的水果,所以偷竊的行為出現,然後種種其它的情緒也開始了。
由於這些負面情緒的力量,人們身體的光明開始減少。 然後由於大家業力的總集,日、月生起了。
不過現在你若從不同的方式來讀這個故事,就會有很大的意義,而並非只是童話故事。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都在發生。
然而問題是,通常不會有人跟我們說:"嘿,你怎麼做這樣的事啊! "衰敗時期開始了,很多不好的情緒產生了。 大家互相欺騙,比如說今天晚上的我,只想趕快講完就走。 人們不只欺騙別人,還欺騙自己,當然是在潛意識裡,他們偽裝自己。 所以發生什麼事情呢? 各種戰爭開始了,不只是現在這種國際間的戰爭,還有家庭里因為自私而來的戰爭。 由於私心如此強烈,甚至連父母親也變得越來越自私,甚至不關心他們的孩子了。
我們就以非常普通的例子來說,想想我們中國古代,那時候親戚之間似乎是相當親近的;但現在,即使兄弟姊妹間也不怎麼親密,各做各的事情。 如今,我們把這個現象形容是件好事情,有些政府稱之為獨立的生活,可是另一方面也證明瞭自私的顯現。
因此,一萬年的壽命開始減少,一直減少到現在的平均一百歲;平均一百歲的壽命時期,正是佛陀選擇要來人間的時候。 原因是,要教導佛法,必須要有痛苦;如果眾生沒有痛苦,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痛苦,那麼佛法就無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