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本無病。 但生病時,我們的痛苦實實在在,這時候看「天下無病」這四個字,多少覺得有點虛無縹緲。
「我不是看不見癥狀,或者不瞭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強調一點: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 病是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你,讓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模式出問題了。
如果你因為受到這位朋友的啟發,轉身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並改變它,這個病就作為客人走了,不會繼續留在身體里。」
感冒、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 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個代號,比如這個人叫張三,那個人叫李四。 我們很容易被代號困住,忘記去看它背後的實相。
比如你受了風寒,這時候是病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來提醒你受了寒,讓你知道該採取一些手段把寒氣驅趕出去;
當你吃了一些不新鮮或者不衛生的食物,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
當你長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發紅、脾氣暴躁來提醒你,把問題的存在表達給你。
如果沒有疾病的提醒,我們也許就對身體的各種超負荷和不平衡無知無覺,一直隨波逐流讓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敵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們應該感謝疾病, 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為從小身體不好,才去學習了太極拳,後來成為太極拳高手,身心的狀態都獲得提升。 對於他來說,身體不好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緣。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參加各種聚會、飯局,然後來找醫生看病,說「我失眠了,給我開點葯調理吧。」
表面看來,他在積極地求醫問葯、解決問題,但其實,不論是求助於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他的潛臺詞是:「你來幫我搞定失眠這個問題吧,搞定了我才能繼續有精神參加party啊。」 他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也沒有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願望。
這種情況下,醫生即使有心也無力,孤掌難鳴。 只有病人開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醫生的幫助,醫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會讓一些現象發生改變。 這才是疾病作為一個信使存在的意義。
02 有時,你不需要醫生
有個人去看病,說他眼睛發脹、視力模糊,已經一周了。 醫生問他,是不是這一周用電腦、手機太多了?
他才發現,最近一周確實用眼過度了。 這時候他根本不需要找醫生,盡量不用電腦、手機,休息一兩天就能恢復了。 而不是去找醫生治療,治好之後繼續不知疲倦地看手機、玩遊戲。
有個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壓力特別大,晚上應酬也多,經常喝酒,血壓很快升高。
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需要治療,他的血壓升高是因為他身體的頻率與他最近的生活節奏不和諧不平衡。 只要改變這種生活方式, 改變這種不和諧, 血壓就會降下來, 不必找醫生的。 「大多數高血壓或者高血糖之類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 改變生活方式之後,這些問題都可以慢慢消失。」
如同大自然有風霜雨雪,人的身體有疾病也是自然現象,無需恐懼。
「病都只是一種現象,一定不要恐懼這些現象,我們可以透過現象去找背後的本質:
到底是什麼導致這個現象、這個問題出現了? 怎麼去改變它? 醫生是一個助手,不是一個決定者。
最大的醫生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已經沒有了修復能力,醫生是無能為力的。」
疾病絕對不是壞事。 我們會酸痛,會失眠...... 都是不同的癥狀,有著不同的原因。 我們去找到這個原因,比直接去消除這個癥狀,要重要得多。
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責任都推給醫生,而是跟醫生一起商量,怎麼找到問題的根源,怎麼改變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1、心智模式
在我的理念里,中醫首先是一個心智模式,就是你怎麼看待這個宇宙,這個世界,怎麼看待人生。 當你的心智模式改變,心態就發生很大的改變,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見了。
2、生活方式
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體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3、醫療模式
第三個是醫療模式,屬於扶偏救弊,亡羊補牢,是為了補充前兩者的不足而存在的。 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為基礎,醫療模式就變得很輕鬆。
但現在醫療模式被過於強調,我們對於醫生和醫院過於依賴,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 現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現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
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醫療模式出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