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坐。 漢代以,大多採用平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於地,臀部貼於腳後跟,就像跪坐一樣(圖1)。 是在地板上,在,都採用這種坐法。 平坐又正坐、安坐等,坐時身體挺直,眼睛平視,是最體面、權威的坐法。 在古代,雖然長幼尊卑都是平坐,是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體現出地位之別。 平坐時,頭微低,注視對面尊者的膝蓋,叫恭坐,一般是下級對上級的坐姿; 低頭,目光不超出身邊尺遠,為肅坐,是晚輩對長輩的坐姿; 頭完全低下來,甚至聯手肘都下垂,叫卑坐,是僕人對主坐姿。 可見,古人通過正身端坐、"坐如鍾"等身體語言來傳遞的威嚴和尊貴。 垂足坐。 到了漢末,興起「垂足坐」(圖2)。 這種坐法的宣導者是東漢皇帝劉宏。 因皇帝喜坐胡床,於是這種坐姿便流行開來。 胡床類似的馬札小凳,因西域胡人引入而得名。 由於胡床用舒適、方便,在中原地區得到流傳,替代了當時人們席地而坐的習慣方式,逐漸將跪改化為坐。 跪坐。 五代時期,傳統的"跪坐"和新潮的"椅上坐"並行流傳。 南唐畫顧閎中的人物長卷《韓熙載夜宴圖》上,便出現了這兩種坐法。 古人坐姿從實現了現代化。 修持坐法。 即儒、釋、道各家修行時採用的坐姿,多採用盤坐(圖3)。 因為此坐姿最安穩、不易疲勞、"攝持手足,心亦不散"。 盤坐又叫"跏躆坐"。 跏躂,是形容交結足背放於左右大腿之上的狀態。 曲膝盤足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胎兒在母體就是這種姿勢。 腰腿越柔軟,屈膝盤足的能力就越強,生命力也就越旺盛。 盤坐時,肢體有七個要領,又稱為「七支坐法」,其關鍵的是要正、身形要鬆、心意歸一、頤養身心。 ▲ 不管是平坐、胡坐還是盤坐,都具備"兩正一直"的。 兩正是指身正、頭正; 一直是說脊柱要直。 下面就來談談不同人群怎麼坐,把這些融入到日常坐姿中。 學生一族。 一拳和一尺,是學生一族的黃金坐法。 閱讀時,稍稍拿起書,書距桌面呈一拳仰角,眼與書面保持一尺的距離。 寫字時,身體坐直,書本放平,眼距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