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裡追求什麼,眼睛才能更多更廣地看到什麼。”
這句臺詞,出自於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人世間》。
該劇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說,記錄了一代普通人奮鬥、成長和蛻變的故事。
貧民區「光字片」里,人人都掙扎在世間的底層,忍受著艱苦的環境。
事業巔峰上閱盡風光。
有的人卻陷入了生活的沼澤,在社會泥潭中自甘沉淪。
從他們跌宕起伏的經歷中,會恍然驚覺:
原來拉開人與人最大差距的,不是出身,不是家境,而是一個人的認知與格局。
1 世上最大的監獄,是一個人的固有認知
周家的小兒子周秉昆,大半輩子都沒走出光字片。
他初中沒畢業就進廠當了工人,工作辛苦,收入低微。
多年來,他拖家帶口地跟父母擠在老房子里。
有一次跟別人起爭執時,他還因一時衝動重傷對方,坐了八年牢。
出獄后,他找工作處處碰壁,想創業也拿不出錢來。
而跟他一起長大的哥哥周秉義,卻品學兼優,考上了北大。
畢業后,周秉義還娶了省長女兒,事業扶搖直上,成為市長。
如此巨大的生命落差,看似是命運安排的結局,實則是個人認知不同的結果。
秉義卻眼界長遠,凡事考慮周全。
周秉昆抱怨過哥哥無情無義,從未利用職權為家裡辦過一件事。
嫂子主動提出要解決秉昆的編製問題時,周秉義果斷阻止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