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張潮曾把人生分為三重境界:
第一種:從窗中看月; 第二種:在庭院望月; 第三種:站高臺上玩月。
一個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決定他的胸襟和氣度。 格局小的人,容易困於方寸之地,在瑣碎中沉淪。
格局大的人,胸懷寬廣,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活得逍遙自在。
1 格局大了,能容言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品性高尚之人,就像水一樣,能夠包容、滋養萬物,卻不爭不搶。
宋代呂蒙正,自幼家境貧寒、三餐不繼。
後來,他發奮苦讀高中狀元,官至宰相。
有一次,他上朝奏事,忽然背後傳來嘀嘀咕咕:沒想到這個住破窯的小乞丐,也做起了宰相。
呂蒙正假裝沒聽到,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隨從忿忿不平地要去查證是誰說的,卻被呂蒙正制止道:如果知道是誰,難免心頭不快難以相處,還不如不知道,反正對我沒什麼影響。 此等大度容言,連宋太宗都感慨:「蒙正氣量,我不如。 ”
古人雲:「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
災難禍患,常源於不能忍、不能容。
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處處透露著內在的格局。
或許是在家裡:父母在嘮叨,時常會笑一笑; 伴侶在抱怨,盡量多陪一陪; 孩子在大叫,立即就抱一抱。
或許是在家外:小人在冷嘲熱諷,把他當作讚賞; 閑人在亂嚼舌頭,把他當作鼓掌; 惡人在蓄意醜化,把他當作表演。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各人的認知也大相徑庭。
一個有大格局的人,能容言。
他能容外界的喧鬧嘈雜,不爭對錯; 他能容眾人的議論紛紛,不辯是非。
凡此种种,既不是理亏,也不是糊涂,而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利避害的高瞻远瞩。
人生百年,若能守住初心,容他人置喙,不仅仅是宽容他人,更是饶过自己。
2 格局大了,能容人
《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不捨棄任何微小的土壤,成就了泰山的高大; 不排斥若干細小的溪流,成就了河海的深廣。
人,亦是如此。
若能容他人的無理取鬧、不良習性,自能成就你的格局和氣場。 漢武帝年輕時,曾微服私行至一家荒郊客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