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句話:
遇事第一秒內的反應,決定這個人能夠達到的高度。
有的人,遇到一點事情就心神不寧,沉不住氣。
但也有人,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在緊要關頭,想出辦法,解決困境。
這其中的差別,最能看出一個人的見識和胸襟。
真正成熟的人,都能做到:遇急能靜,遇怒能忍,遇爛能離,遇亂能穩。
1
遇急能靜
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曾經寫過一副有名的對聯: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靜,是一門功夫。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往往自亂陣腳,事情還未發生,心裡已急得不行。
但越是忙亂的時候,越應該靜下心來,沉著應對。
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記錄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年冬天,周容想從附近的河港進入縣城,吩咐小童用木板夾捆紮了一大摞書籍跟隨。
眼看太陽馬上就要落山,而此時他們離縣城還有兩裡路。
他問擺渡人:「城門關閉前,還來得及嗎? ”
擺渡人打量了一下書童,答道:“慢慢走,尚可;急忙走,就關上了。 ”
周容聽了,認為對方在戲耍他們,便與書童快步前行。
走到半路,小童摔了一跤,繩子斷了,書籍散落一地,等他們重新把書整理捆紮好,到達前方時,城門已經緊緊關閉。
周容在文後自我反省道:「天下事以自急自敗! ”
古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
很多事情,著急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拖垮你的心態,把事情變得更糟糕。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反而從來都不慌張。
有道是,定能生“靜”,靜能生“慧”。
遇到急事,先讓自己“定”下來,冷靜思索一番,則萬事可破。
2
遇怒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