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中國福建艦航母下水,一直牽動著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目光,於是就有記者在中國國防部記者招待會上詢問,中國是否將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而建造更多大型軍艦,又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會改變防禦的國防政策。 我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大校回答說:中國發展軍備意在維護自身利益,不針對任何國家或目標,也不會構成地區威脅,後續的航母發展計劃,將從國家安全需要和裝備技術發展情況兩個方面綜合考慮。 這個回答看上去只是老生重談,但其實透露了一個很關鍵的信息:沒有說中國一向奉行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
因為防禦是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但有時候進攻也是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那麼是不是說,中國的國防政策發生改變了呢? 當然不是,中國在整體上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防禦策略,這是一如既往的。只不過過去我們軍隊的主要關注目標是中國周邊,所以總是說中國奉行的是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 但現在隨著福建艦下水,越來越多的大型軍艦服役,中國海軍關注的目標,已經從國土防禦變成了利益防禦。
說得直白一點,在我們家門口,沒有人能打得過我們了。防禦的壓力反而小了。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活動不斷向外擴展,海外利益越來越多,如何保證這些海外利益,也變成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航母就是為了滿足這個需求,不斷開工建設的,福建艦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只能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國海軍必然還要建造004、005甚至更多艘航母。 這時就會面臨一個邏輯悖論,航母是個遠洋的戰爭平台,它本身就是進攻性的武器,真要是在自家門口打仗,其實反而是那些小而快的導彈艇,更實在一點。
現在我們不斷地建造新的航母,卻一直說自己是為了防禦需求,固然我們真是這麼想的,可也容易讓美國等西方國家抓到把柄。 別的不說,美國11艘航母,萬一也學中國,說他們建造這麼多航母,都是為了防禦作戰,上哪兒說理去? 另外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去看,武器造出來,就是要威懾敵人的。如果中國還固守於國土防禦,那麼航母這種遠洋武器的建設,其實就失去意義了。
坦白說航母建造出來,就是用來進攻的,強行說它也是防禦性武器,沒有意義。 但與此同時,中國建造航母又肯定不是為了像美國那樣,滿世界的部署兵力,掌控全球。 中國不斷發展自己的航母力量,恰恰就是因為美國仗著自己海軍實力強大,不斷地挑釁,威逼其它中小國家,損害中國利益。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建造航母的初衷的確是為了防禦,只不過這個防禦,不是被動地等著別人打上門來才進行防禦,而是積極防禦。 積極防禦有兩層含義,戰爭沒有爆發之前,我們製造航母,就是為了震懾潛在的對手,讓他們不敢對中國有動手的想法; 而一旦戰爭爆發之後,面對敵人戰略上的進攻,派出航母艦隊先發製人,威脅對手的本土或者軍事基地,也是一種以戰止戰,保護國家利益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