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事件在島內引發了高度關注,相關話題的討論熱度持續至今。在國台辦近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再次詢問台企整改後的開放時間。
對此,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首次就此事作出回應表示,主管部門已通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向台當局有關部門通報了相關要求,並持續依法處理台灣地區輸陸產品的相關事宜。
事實上,鑑於兩岸經貿往來對緩和兩岸關係的重要性,大陸早就出台了相關管理辦法,處理兩岸經貿往來的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早在2015年,大陸就明確要求從台灣省輸入的商品必須標註“中國台灣”,不能單獨標註“台灣”字眼。
所以,兩岸貿易中涉及到的產地標註政策,其實已經實施了多年,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也就是說,大陸早已將相關規定明確告知,然而卻有個別台企依舊我行我素、在商標產地上“做文章”,企圖蒙混過關。
但大陸早已有言在先,台企輸大陸商品,如果未能正確標註將被扣留,涉事企業還會被處以罰款。就比如說此次,在大陸海關總署發布的通告中,就有100多家不符合規定的台灣地區食品公司的商品被暫停進口。
另外,在過去幾個月中,島內柑橘類水果,以及部分水產品因為質量要求未達標,也被禁止進入大陸市場,相關從業者頓時面臨著產品銷路問題。同時,大陸方面也停止了向台輸出天然砂,島內芯片加工商、建築企業立馬就“感到了陣痛”。
於是,民進黨當局便操控一些島內媒體,藉此大作文章,將經濟問題往政治領域掛鉤。但事實上,台企最近遇到的問題非常簡單,主要還是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台企需規範化其商品輸入流程;二是,台企不能在與主權相關的問題上“打擦邊球”。
了解了以上情況就會明白,台企只要正視自身問題、虛心整改,自然不必擔憂貨物無法輸出。之所以會出現如今這種局面,說白了,還是因為島內有一股心懷不軌的勢力在幕後作祟,指使著個別台企在明面上挑起事端。
當然,這種做法,不可能取得什麼成效,因為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管是台當局,還是島內的機構和個人,能玩出些什麼花樣,大陸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陸將限制與島內的經貿與交流活動,大陸依然歡迎台企來發展,但前提是,不能允許台當局利用大陸的善意,惡意從事“謀獨”活動。台企每年從大陸市場上賺取的巨額利潤,被台當局拿去購買美國軍火,這讓民進黨有足夠的資金用來發展“台獨”勢力。
更過分的是,一部分被“綠營”實際操作的台企,一邊在主權問題上“打擦邊球”,一邊還要來大陸賺錢。所以,對一批變著花樣玩弄主權問題的台企,予以適當的懲戒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防其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其次,熱愛祖國、支持統一的企業和同胞永遠受到歡迎。在主權問題上立場不堅定,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行不通,所以相關企業也沒什麼可抱怨的。2300多萬台灣同胞,不必擔心遇到問題,相反,在遇到問題時還能獲得大陸的幫助。
最後,台當局內外交困,玩弄伎倆擺脫不了困局。台當局一向把美日兩國視作最重要的“外援”,以為有了外部勢力的撐腰,就可以肆意妄為地“謀獨”。但在上個月,解放軍的“環島”演訓,給了美日以強烈的震懾,台當局的後台也靠不住了。
如今,台當局還想作困獸之鬥,以各種手段對大陸進行挑釁,其最終結果只會是收到大陸的果斷反制。所以,台當局某些人最好早日認清現實,接受和平統一才是光明大道,一味玩弄不入流的手段,改變不了時代大勢,只會自食惡果。而那些頑固的“台獨”分子,除非痛改前非,完成脫骨換胎的轉變,否則其終將被滾滾而來的歷史車輪碾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