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說:「你一旦為自己找到一個錯誤的藉口,你不久就會再為自己找到一百個藉口。 ”
做錯一件事,就得用無數個藉口補充漏洞,再用無數個藉口解釋藉口中的漏洞。
在名將輩出的西點軍校,學員應對上級的回答永遠是四句話: 報告長官,是。 報告長官,不是。 報告長官,不知道。 報告長官,沒有任何藉口。
除此以外,不能多說一個字。
因為軍官要的只是結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長篇大論的辯解。
“沒有任何藉口”,看似顯得冷漠不近人情,可仔細想一想,再美妙的藉口對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用處。
想幹事的人永遠在找方法,不想幹事的人永遠在找理由。
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2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答:為什麼越畏懼失敗就越容易失敗?
其中一條高讚留言這樣寫道: 即使在整件事當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你往往選擇性地忘記這些事,而去牢牢記住自己失敗的事,並心生恐懼,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僥倖,那麼失敗就是一種必然。 其實失敗是人生的一種必要的過程,也是一種必要的投資。
數學家習慣稱失敗為「或然率」,科學家則稱之為「實驗」,如果沒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裡有後面所謂的「成功」?
網球名將塞雷娜·威廉姆斯曾經說過:
“對於冠軍的定義,不是看他們贏過多少場比賽,而是得看有多少次他們能跌倒后重新再來。”
如果人生必然存在失败,那么就要赶紧失败,失败是为了寻找更大的可能,从而做更好的自己。
3
歌德說:「猶豫不決的人,永遠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為機會會在你猶豫的片刻失掉。 ”
猶豫是生命中最大的惰性因素,成千上萬的人雖然在能力上出類拔萃,但卻因為猶豫不決錯失良機淪為平庸之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者自己也曾脫口而出: 我行嗎? 可以嗎? 假如是錯的,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