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國文人多流離艱難,命運多舛,涼意初透的秋天,因詩人騷客的失意,被演繹得苦不堪言。 是細加思量,這類秋感,多少帶有騷人墨客的主觀情愫。 在莊稼人眼裡,秋是金黃的季節,忙碌的高潮,辛勞的回報。 天高雲淡,金送爽,瓜果飄香,豐收在望,黃澄澄的稻穀、沉甸甸的碩果,是莊稼人心奔放熱烈的詩句。 沒有秋,莊稼人就沒有奔頭,沒有快樂。 又有人說:秋是肅殺。 漢武帝劉徹仰天而歌:「秋風起兮白雲飛......",借秋風而慨嘆生命苦短,李清照則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 這次第,怎愁字了得「的淒然抒情,即豪放如辛棄疾,也在暮年低吟」天涼好個秋"的詞句,聞之令人黯然? 然而深入咀嚼,這類秋感,多半是作者在特定處境和心境下移情於景的渲染。 實際上,秋色宜人,令人賞心悅目。 且不說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杜牧「霜葉紅於二月花」詩句的意境,僅高懸朗照的秋月,便是良辰美景,以致哲學程顥也為之動容,讚美它玲瓏光明,了無纖芥。 與「肅殺」有何相幹? 更有人說:秋是衰敗。 "見落而知歲之暮",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山山黃葉飛"的氛圍,是"妾身似秋扇,君恩絕履綦"的絕情。 以這衰敗的景象喻人,就是「老氣橫秋」、」未老衰」。 可是,別忘了秋的另一面:成熟、孕育。 秋是收穫的時令:滿山林,果實累累;遍田野,稻穗金燦燦。 秋是春、夏的延伸,又是冬、春的孕育,一年四季,季季緊連,迴圈往覆,生生不息。 由是觀之,悲涼、肅殺、衰敗,固然是秋之明顯,但絕秋天的全部容。 面對,一隻眼要看見秋天的蕭瑟淒然、凜冽涼意,另一隻眼就要看見秋天的清新開闊、充盈豐滿。 嫋嫋: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 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