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之後,美國意欲在台海問題上出台更具顛覆性的政策。 據台媒中時新聞網最新消息,“與台灣政策法”草案已被提交到美國參議院外委會的案頭,預計將在9月14日進行投票審議,該法案將賦予台灣地區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並改變台當局在美機構的名稱。 因此,法案被批准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據報導,法案草案雖然表示,不恢復美台“外交關係”,但在具體條文中卻處處強化“主權”的象徵,比如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並給予台當局實質性“外交待遇”,相應的原辦事處處長將享受“大使級”待遇。 法案還要求解除對美台官方來往的限制,也不再禁止台當局展示象徵“主權”的旗幟等物品。 軍事方面,美國將把對台軍售從“防禦性武器”,擴展到“能夠威懾解放軍”的進攻性武器,同時美台還將建立“聯合工作組”,共同應對台海情勢。
法案還將提升美台軍事合作的層級,如指定台灣地區為美國“主要的非北約盟友”,若通過等於從法律上確立了雙方的“軍事同盟”關係,而按照法案要求,當大陸有意對台採取行動時,美國必須採取比此前更嚴厲的措施進行回應。 另外法案還要求積極推動台島在國際社會的參與度,除支持台加入“印太經濟架構”外,還聲稱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未就台島主權做出決定。 港媒中評社認為,此案若獲得通過,那將帶來比佩洛西訪台更重大的衝擊,可能將成為引爆台海局勢的導火索;在另一篇報導中中評社更是認為“與台灣政策法”將把台灣送上戰場。
港媒指出,草案中的一些要求,擺明了在挑戰中國的底線,台當局駐美機構的改名,更是會帶來強烈的示範效應,將有一大批歐洲國家跟進,到時候大陸為了避免讓事態更加惡化,只能採取比解放軍環島演訓更加激烈的反制措施。
其次美國在國際上的號召力已大不如前,難以對中國形成整體優勢。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幾乎是鐵板一片,每次美國一旦發出指控,就有幾十上百個國家對中國發起圍攻,但過去幾年,美國曾經的優勢一一喪失了。 政治上美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內部的影響力衰弱,儘管其還能脅迫人權高專發表對中國不利的言論,但造成的危害已經相當有限,經濟上美國發起的貿易衝突連連受挫,拜登親自揭幕的“印太戰略經濟框架”已胎死腹中。 同時由於在中東戰敗,北約幾十個國家灰溜溜地離開了阿富汗,現在美國想再組織新的軍事集團已經很難。
最後美國的內部撕裂越發嚴重,拜登政府很難將心思集中到國外。從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就開始了全球收縮,將其主要的軍事、經濟資源集中於亞太地區。 即便如此,美國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原因就在於內部出現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