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中方將兩國關係降為代辦級,並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還切斷了兩國部分領域的經貿合作。這之後,兩國關係跌落低谷。但是立陶宛始終沒有反思,而且最近又開始在台灣問題上惹是生非。
據台媒報導,立陶宛駐台“代表處”已經掛上國旗,首任“駐台代表”盧百利也已抵台。自此立陶宛駐台“代表處”基本開始運作。台當局也再次表示歡迎,稱期盼雙方深化經貿連結,打造“民主供應鏈”。
關於“駐台代表處”,是此前立陶宛跟風美國竄訪台灣時提出的,立陶宛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對台當局表示,“駐台代表處”對雙方的合作有好處。而台當局不僅沒有拒絕,反而藉此發表了“兩岸互不隸屬”的錯誤言論,試圖大做文章,在國際上挑戰一中原則。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表示,損害中國主權,必將付出應有的代價,奉勸立陶宛不要抱有幻想。從立陶宛的種種行為來看,顯然無視了中方的警告,不僅沒有和台當局劃清界限,反而還加強了聯繫。
而立陶宛這背後的心思,也很容易猜出來。首先,自然是為了利益。自立陶宛允許台當局設立“代表處”之後,中立關係就被中方降為代辦級,同時中國海關總署暫停了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
雖然中立經濟聯繫不算密切,但是立陶宛企業卻離不開中國大陸市場,立陶宛冷凍牛肉企業直言,他們8年的努力全都白費了。為了彌補損失,立陶宛只能為企業尋找新的市場,因此又將目光投向台灣地區。
其次,立陶宛作為依附於美國的小國,自然也會遵循美國的對華方針。很明顯,此前立陶宛敢在台灣問題上煽風點火,挑釁中國,就是因為其背後有美國這個靠山。
同時,立陶宛也想藉這個機會討好美國,尋求大國庇護。由於立陶宛與俄羅斯水火不容,加之立陶宛本身軍事實力薄弱,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立陶宛就一直很擔心自身安全,一再要求北約增派軍隊,緊抱北約的大腿。
因此立陶宛之所以堅持與中國大陸為敵,也是為了當好美國的馬前卒,想體現自己的“價值”。但是,若立陶宛以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有美國幫其買單,所以就肆無忌憚的話,只能說立陶宛還是太天真。
此前立陶宛為向美國遞“投名狀”,允許台當局設立“代表處”也只不過得了美國一個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錢多不多先不說,6億美元只是美國政府對立陶宛的借貸而已,不僅要還,而且還會收利息。
可見,美國對立陶宛根本就沒有實質性幫助,只是把立陶宛當槍使,不會幫忙分擔損失。而且依據此前的例子,美國可能還會搶占立陶宛企業的市場份額,因此美國還會繼續慫恿立陶宛,然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如此說來,立陶宛這麼多年為美國鞍前馬後,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很顯然,美國並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的對象。除此之外,中國未來還會繼續推出反制措施,將在國際上捍衛一中原則。所以立陶宛不要蹦得太高,否則會摔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