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忠菲 最近美國外交放了一個“啞雷”。本月7號,日本和台灣媒體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預定於4月10日,在美國“與台灣關係法”立法43週年之際,率團出訪亞洲,先到日本,再到台灣。中方對此提出強烈抗議。中方發言人趙立堅回應:“如果此訪成行,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由此帶來的後果,完全由美方承“”。中國外長王毅,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也先告誡美方,取消佩洛西訪台。 後續發展是,佩洛西辦公室宣布,佩洛西議長因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訪問亞洲日程被推遲。台灣對這個“啞雷”也進行了“消化”。台灣“東森新聞”8日報導,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因出席家宴,其親屬中有一人被檢測為陽性,需自行隔離至4月14日。此後,還將進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 中國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對佩洛西議長感染新冠病毒表示了人文關懷。中方指出,佩洛西議長計劃的訪問台灣,不應是“推遲”,而應是“取消”。美台雙方“緊鑼密鼓”策劃的《與台灣關係法》43週年紀念活動,暫時成為“啞雷”。 美國究竟想在亞洲幹什麼?中美之間是否會有大事發生?此次中美“交手”,美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是不是想故意刺激中國“動武收台”,然後伺機制裁中國?還是在引爆台灣問題之後,”以台套利”,實現某種“脫手”?對這些輿論引發的強烈關注,從成行與未成行兩個角度觀察,也許更有說服力。 從預定佩洛西台灣之行以及信息的釋放看: 首先,這是拜登政府企圖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繼續對中國中立立場施壓。是針對上月中美首腦“云通話”中,中國所持的“台灣不是烏克蘭”,中國領土與主權絕不容侵犯的立場,進行所謂反制。藉機向美國國內和美國的印太盟友表示,拜登政府“沒有妥協,沒有讓步。比如在台灣問題上,正繼續跟中國鬥爭”。 美國試圖在台灣問題上通過挑事,找茬,來達到威脅中國的目的,是有伏筆的。如中美首腦“云通話”白宮發布的新聞稿,對拜登講“不鼓勵台獨”這句話,就做了脫敏處理。此外,新聞稿在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表述前面,加上了“與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這樣操作,等於將美國國內法的重要性凌駕於中美關係之上,不僅非法和無效,而且違背了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問題上,美國應承擔的基本國際義務。美國想通過威脅,在烏克蘭危機上換取中國的讓步,明顯是打錯了算盤。 其次,配合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顯示民主黨政府對華政策比共和黨“更加強硬”,要害是發出美國將顛覆中美關係的信號。 中國政府從來不承認“與台灣關係法”(美國國會通過該法時,連“美國”字樣也不敢加上,目的就是在必要時,美國可以推脫責任,保持所謂立場自由)。對中國而言,中美關係具有40多年曆史,三個公報是基礎性文件。美國政府只要還強調一個中國,說明中美之間的許多約定和承諾,就還有指導作用。雙方說過的話,應該都是認賬的。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說過的話。 但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折騰,反复“踩一中紅線”。在國內民粹主義背景下,比誰“對華更強硬”,成為美國國內政治的風向標杆,對華政策的“無風險套利”,成為主流。特朗普後期,這種囂張發展到連跟中國合作這個詞,都不能提。國務卿蓬佩奧竟然趕在離任前兩週,高調宣布將訪問台灣。就是試圖打“台灣牌”謀利。 台灣是美國遏制中國、打壓中國的最主要的籌碼,也是美國對華政策最有力的槓桿。這次佩洛西預定訪台,先訪問日本的安排,顯然是在地區安全問題上,做出加強美日同盟的樣子給中國看,顯示美國在擁有“護欄”,可掌握“主動”。為此,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接連多次“踩一中紅線”,如在美國地圖上以不同顏色標記台灣與大陸,組高層政治人物豪華團訪台,美軍太平洋司令發出“中國須接受烏克蘭危機三個教訓”等,目的都是“撫平台灣的不安全感”,顯示台灣的安全不取決於大陸,而是取決於美國“提供的保障”。這次預定佩洛西訪台,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就宣布批准了對台灣的“愛國者項目人員技術協助案”,總價9500萬美元。所謂“台灣安全”,拜登政府和台灣民進黨當局心裡都很明白,那就是不甘心兩岸關係逐漸走向和解,不願意兩岸和平統一。要挑起兩岸衝突,以便各自從中漁利。 佩洛西訪台,目前暫時打住了。如何看?最大的信號,就是拜登政府停止了其展示的,將對中美關係做出的“釜底抽薪”的動作,美國對華政策回調到了“有護欄”的立場。這與中國政府發出的“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顯示中國已經做好應對美國選擇“無護欄”立場的準備,直接相關。中國釋放的信息是:利弊如何,美國可得想清楚。 因此,就佩洛西暫緩台灣之行看,有兩個看點。其一,美國現在必須認真考慮,如何進行複雜的利益權衡。美國的政客是職業性的,是從操縱劃分選舉版圖的選區選出的。對拜登政府而言,2020年選舉是險勝,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政府和國會都面臨跛足的危險。在這樣的局勢下,一味通過為選民表演政治上需要的民粹主義來尋求繼續執政,而不考慮對手強大的反應能力,也許會適得其反。對華強硬,操縱民粹,裹挾民意,“對華套利的版本”,已經過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