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報導,台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確診,由副指揮官陳宗彥暫代。以副代正,看似順理成章。但在疫情高峰,未來七天要由一名不具醫學、公衛背景的政客擔任指揮官,仍讓人捏把冷汗。 
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指出,“指揮中心”高層中,包括陳時中、張上淳、莊人祥、羅一鈞等,都是醫學相關或公衛體係出身。儘管他們的表現褒貶不一,至少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不會太離譜。陳宗彥的專長是都市計劃,一路走來,就是民進黨派系、地方政治人物,與公衛沾不上邊。 陳宗彥出任副指揮官,職司跨“部會”協調,其實就是扮演“政治指導”。回顧他在疫情中的表現,去年他曾負責“上午場”記者會,主要任務就是“打假訊息”,一再威脅民眾“假訊息罰三百萬新台幣”。媒體問大陸疫苗接種認證問題,他竟回嗆“大陸是哪個國家”,政治味火辣。 政治語言一流,但論防疫專業,陳宗彥不免露餡。確診死亡應否24小時內火化,陳時中稱無此規定,但“破口”即發生在陳宗彥身上。他曾在記者會上表示,必須在24小時內火化,結果引發後續的“火化之亂”。 “提名西瓜都能當選”,是用來形容選舉鐵票區的忠順度。陳宗彥當代理指揮官,似乎也嗅得出類似氣味。這項安排,民進黨當局是要證明“指揮官不難當”,或是為裁撤“指揮中心”做準備以利陳時中參選,令人充滿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