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为什么《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杨德昌最杰出的作品?

[复制链接]
SDNFDGJNK 发表于 2022-4-1 0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個例外

在華語電影導演之中,楊德昌相當特殊。 他的特殊倒不在於他的文以載道,中國大部分優秀的或者說有想法的創作者都是如此,而在於他始終的理性,在於他追問到底的執著或者說幼稚。

中國的大部分導演,就如同大部分中國人一樣,從⻣子里過分的早熟或者犬儒,讓他們的思想呈現出一種精緻的老態。 他們天然地知道,真理是不存在的,道德是相對的,理想國是不可能到達的,所以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諒解,堅定不移地哀歎。 這樣的好處是,他們能夠體諒這個世界的複雜,人性的曖昧,不去苛責人,但壞處是他們過早地放棄了追尋答案的衝動,甚至是會養成一種隱性的懶惰,以悲天憫人的名義。

而這一點,正是楊德昌的好處。
他對於答案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這種對於精確和確定的追尋,讓他的電影呈現出華語電影所少有的縝密,以及因這種縝密而擁有的說服力,而那種對於絕對真理的熱忱,讓他擁有一種絕對的道德潔癖,一種讓人無法凝視的尖銳。

當然這也讓楊德昌的電影往往有著一種精緻的刻意,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例外。
相對於他其他那些傑出但稍顯乾燥的作品,這部電影難得地有著一種汁液豐沛的感覺。
他電影中那種有些人難以適應的說教腔,在這部電影無比豐富的細節的襯托之下,也顯得相當的自然。
與他其他電影中過於明顯的憤怒情緒相比,這部電影外表上看起來更加節制,內在也更加多元。
它既關於愛情,但又不止於愛情。 它既關於成⻓,但又不止於成⻓。 它既關於個體,但又不止於個體。 它既關於整個社會結構,但又止於社會學分析。 它既是一個人的毀損,也是一個時代黯淡的倒影。
也許是得益於這部電影取材於他少年時的真實生活,牯嶺街的每一處⻛物,人物那些獨特的站姿,高中夜間部那顯得昏⻩的燈光,那些從各處流淌出的美國六十年代音樂,無不滲透出一種楊德昌電影中少有的情懷,那種傷感的無法釋懷的柔軟,與楊德昌慣有的清澈、銳利相結合,讓電影有了一種獨特的質感。
這種柔軟,在楊德昌的電影中,除此之外,我們只在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一一》中能夠看到。
但這種柔軟,也與《一一》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向。 《一一》更像一個老人的慈悲,這是一個壯懷激烈的人看透世事後突生的溫柔,一種看透世界迴圈往複后的無可奈何,是對找不到答案的不再糾結。 而《牯嶺街》的柔軟,更多的是一種對於已經逝去的傷感,一種對於即將崩壞的不忍,一種對於具體的人和物的愛。

簡單來說,在這一部電影中,楊德昌對情感本身的關注程度,難得的並不遜色於他想講話的強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4000-018-018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银翔路655号B区1068室

运营中心:成都市锦江区东华正街42号广电仕百达国际大厦25楼

邮编:610066 Email:2575163778#qq.com

Copyright   ©2017-2018  我爱AQPowered by©xiebaclub.com!技术支持:邪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