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已經站上世界巔峰,他還需要自我革新嗎? 蘇炳添說,他需要,「當運動員不就是這樣嗎? 到了一個高度,就想要另一個高度。」 東京奧運會的那個時刻註定難以忘懷:男子百米賽跑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進入總決賽,一時間,全網刷屏,「蘇神!」 奧運會閉幕式上,蘇炳添擔任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 後來在接受領導人接見時,蘇炳添和另一位運動員楊倩站在了中心位置。 為什麼閉幕式選擇了蘇炳添? 為什麼他可以被稱作「蘇神」,承載著人們的敬意? 「蘇神」的讚譽背後,是一個名為「蘇炳添」的普通人的個人變革史。 曾經有人問蘇炳添,你現在的弱點是什麼? 他坦誠地回答,是年齡。 28歲是亞洲短跑運動員身體發展的轉捩點,從這個節點開始,新陳代謝越來越緩慢,過去因為高強度訓練對身體造成的損傷,將被它用疼痛償還。 2015年5月,他在國際田徑聯賽尤金站跑得9秒99的成績,是第一個跑進百米賽跑9秒區的黃種人,但比賽結束的那個晚上,他的腿抽搐,肌肉發出警告,它已經到達極限。 2019年6月,在上肢力量的訓練中,蘇炳添的左肩受傷。 之後,密集的賽程又造成他嚴重的腰肌勞損。 這些傷病讓他無緣參加2019年的多哈世錦賽男子百米決賽。 那個時候,他已經30歲了。 如何認識自己的身體? 哪裡是體能的最後一寸? 還有多少潛力未被發掘? 是向身體妥協,還是拼盡全力、毫無保留? 這是每個運動員向自我反覆提出的問題。 自我革新的精神貫穿蘇炳添的職業生涯始終。 美國科研型教練蘭迪·亨廷頓成為蘇炳添的教練,他建議蘇炳添更換起跑腳。 這是個大胆的決定,亨廷頓估計,蘇炳添適應這個節奏可能要花上幾年、十幾年,但最後,蘇炳添只用了7個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