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天還沒下雪的那個夜晚,《人物》直播了一場主題為「安頓春天」的音樂會,這天晚上的主角是陸慶松,一個出現在我們的稿件中的普通人。 他在一架借來的琴上表演,我們在週一下班后直播了這場演奏會。 這原本會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個沒有名氣的人,在一個沒有流量的時間段,演奏沒有點擊率的古典音樂,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它本會是一個沒有波瀾的平淡夜晚。 但是,發生在這天的一切卻最終抵達了超出想像的人群,激發出一種由心底散發的喜悅,像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這是一場獨特的音樂會,全程沒有任何前例可參考。 通常情況下,音樂會的成敗取決於鋼琴家的名氣,短短兩三行寫出一個人的職業路徑,得過的獎、合作過的樂團、取得的成就,但這次連海報設計師都覺得為難,因為演奏者的履歷太奇特了,他的人生是匪夷所思的兩行人生——
陸慶松,貴州獨山人,10歲被選拔進京,成為國家重點培養的音樂專業人才,讀中央民族學院(注:現為中央民族大學) 音樂系的預科班,14歲上大學,學了三年小提琴,兩年作曲,19歲大學畢業,進入清華大學任教,在音樂教研室工作,帶樂團、上課、演出。 這是一條近乎筆直的職業路徑,他的人生只要沿著這個方向向前走,這就會成為一場常規的音樂會,可以套用所有職業鋼琴家的範本。 可他的人生突然跳出來迥異的第二行:25歲離開清華大學,自此之後的近30年,無單位,無固定收入,無穩定住址,一個人種花、彈琴、曬太陽,是一個自由職業者。
《人物》在上個春天發佈了這個獨特的的人生選擇,文章題為《陸慶松:螺絲不肯擰緊》。 裡面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段落是關於他的介紹:他的活法是北漂生活的一種不常見答案,一條少有人選的路。 租一輩子房,干一輩子零工,一輩子不看領導眼色,不跟甲方打交道,從沒寫過工作彙報,也不用開會,所有的成年人生存焦慮,他都不思考——買房、貸款、學區劃片、996、績效、職稱、晉級...... 這些常規意義上的人生大事共同構成了城市生活,把人捲入日夜奔騰的大機器,一天又一天,焦慮研磨出更多焦慮,壓力像齒輪旋轉、加速,緊緊咬合在一起。 一顆螺絲停了下來,向自己的人生提問——我不擰緊行不行?
這篇文章在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超過了32萬。 發表後的一年間,這篇文章持續收到奇特的反饋,人類學家把這個故事寫進了論文里,哲學家在講談中也分析他的活法,更值得琢磨的是文章的傳播軌跡,它的分享不再只發生於朋友之間,很多人發給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親人一起討論陸慶松的選擇。
在陸慶松音樂會的直播評論區,奇妙一幕再次重現了。 超過5萬人觀看了這場不起眼的音樂會,他的演奏得到了22萬次點讚。 陸慶松開始彈琴的時候,大家自發地開始在評論里報位址,在西安,在武漢,在上海,在烏魯木齊,在北京地鐵七號線的下班路上,在加班的辦公室里。 它的傳播也再次超出日常分享範疇,不止一個人告訴我,他們分享給了自己的父母,看完對談之後,打電話給自己的哥哥和姐姐。 評論區一度呈現出一種家常對話,其中一則留言是,「我剛回到家,兒子,你也在聽音樂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