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讀詩誦詞了呢? 有人說:唐詩裡的夢想與遠方,宋詞裡的風雅與深情,是中國人最美的記憶。 牙牙學語時,我們吟誦著"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走進了詩歌的國度,自此見識了李白的思鄉情、孟郊的遊子意、杜甫的凌雲壯志、王維的閒心雅致...... 年歲稍長,我們品味著「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翻開了詞曲的篇章,自此領略了蘇轼的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溫庭筠的閨怨心、辛棄疾的報國情...... 詩詞陪著我們每一個人長大,數載春秋,草木枯榮,那些熠熠生輝的詞句卻也常常隨著我們融入社會而黯淡無光;
"我們自小就熟讀很多詩詞名篇,對它們的作者卻知之甚少。 有的詩人甚至像是只發了一條『朋友圈』,就消失在歷史的汪洋裡。 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一首首神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詩詞公號大V"少年怒馬"懷著這樣一顆初心,用一本《鮮衣怒馬少年時》為我們另類解讀三十余位唐宋詩詞大神,帶你闖入上百位詩人朋友圈,文藝大叔孟浩然、大女主體質李清照、完美男神王維...... 融詩、史於一體,串起唐宋文壇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讀詩亦讀史 據說,自古以來男人最愛說的三個詞——女人、野心、懷才不遇,於字裡行間貫穿了詩詞的脈絡。 被網友評價"把正史寫得像野史,把野史寫得像八卦,把八卦寫得像小說"的"少年怒馬",從隋煬帝楊廣開始,到陸遊為止,講述了一部熱血跌宕的歷史,既是戲說詩詞,亦是戲說歷史。 那是不同於螢屏中「昏君」形象的隋煬帝,人們只知他是一個壞皇帝,卻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好詩人,他用清新疏朗的詩意,一掃前朝宮體詩的俗豔,自此詩歌翻篇"重走建安路"。 再到盛唐時詩人們躊躇滿志,大筆一揮全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凌雲壯志;卻在晚唐因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淒淒慘慘。
有人見識過"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景象,毅然舍身為國;也有人感慨著"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歸隱鹿門...... 詩詞中隱藏著山河破碎里能人志士的憂國憂民,也描繪過無數個太平盛世里壯闊美景。 歷史賦予了詩詞新的生命力,後人的幸運之處在於有幸見證這股生命力,於是詩詞不再是詩詞,它們亦成了歷史的一部分。
悟人亦悟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