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正式通過徵召新竹市長林智堅轉戰桃園市長,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參選新竹市長。蔡英文在提名大會上頻頻口誤,先把剛剛入黨的沈慧虹喊成“林慧虹”,又把“五星級”副市長念成“五星旗”。次日,蔡英文為了彌補失誤親訪新竹,竟又當著沈慧虹的面誤稱她為“沈副院長”,顯示她對新人相當陌生。對於蔡英文的強勢拍板,黨內主流意見額手稱頌;對於新竹正副市長雙雙辭職參選後留下的市政空轉,則無人關切。 
對此,台媒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民進黨去年通過本屆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除了屏東舉辦黨內初選外,其他縣市的最終提名權都掌控在蔡英文手中。表面上雖仍有“選舉對策委員會”把關,實質上只是直接篩掉擾人的民主程序,由蔡英文扮演最後圈選的“上帝之手”。未公開的初選機制、不透明的民調數據,只要一小撮黨內精英密室協商即敲定人選,宛如宮廷指定接班戲碼。民進黨的專制化,在蔡英文手中實現得相當徹底。 台媒認為,選對會的運作,一則可以“極大化提名權”,二則可以“極小化人事紛擾”,最可議的,是“黨內民主”完全被沒收。放眼“六都”,除了桃園的林智堅,包括已提名的高雄陳其邁、台南黃偉哲、台中蔡其昌,幾乎都是與蔡英文關係密切的“小英男孩們”。若再加上台北市熱門人選陳時中、新北市的羅致政,清一色是“國王人馬”。民進黨候選人講究的不只是能力,更要看和蔡英文的親疏遠近,“高層關愛的眼神”成為出線的關鍵。 文章指出,為了林智堅更上層樓,民進黨去年企圖力推“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不顧“地方制度法”的規定,要強推林智堅成為首任“大新竹市”市長。由於最後拗不過現實與法制規範,蔡英文遂欽點林智堅改空降桃園。這種做法,一舉推翻民進黨過去“深耕地方”的理念。當年中生代的鄭文燦、林佳龍、林右昌等人長年蹲點地方,寫出滴水穿石的佳話。如今,林智堅的空降,宛如一場黑色幽默,嘲笑在地深耕是過氣的老派作風,蹲點十年還不如高層一個關愛眼神。就算被黨主席叫錯名字,只要跟對人,仍可被指定為百里侯接班人。 台媒評論表示,陳水扁主政時霸氣治理,私下則撒錢收買兼拉攏,儘管如此,當年黨內天王和公媽派仍不時和他唱反調。相形之下,蔡英文外柔內剛,卻以一人決策輾壓黨內的“多元民主”。曾經眾聲喧嘩的民進黨,短短幾年,竟淪為不敢有異聲的一言堂。民進黨當下的寡頭政治,凸顯大家對“後蔡英文時期”的集體焦慮,英系必須牢牢抓住提名權才有安全感。 去年“立院”萊豬表決大戰,跑票的“綠委”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雖獲輿論肯定,卻遭綠網軍圍剿、民進黨中央停權。經此一役,綠委愈發集體馴化,不是投靠英系,就是成為英系同盟。最近的黑心快篩事件,“食藥署”未盡把關之責,但民進黨唯獨林淑芬一人仗義執言,點名“吃案”的“食藥署長”吳秀梅下台。其餘民進黨“立委”則盡皆噤聲,彷彿此事不曾發生。這就是民進黨墮落的真相,全黨上下除了顧好政權、簇擁小英,好像再也沒有其他追求。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 [url=https://sexmim.com/][/url] 台媒評論文章指出,在蔡英文大權獨攬下,民進黨昔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如今漸漸消失,進而枯竭。如今的百花,宛如失去生命的干燥花,盤踞著當局要津,卻已不聲不響。蔡英文沒收初選,黨內製衡的力量幾遭閹割,全黨太過迷戀永續“執政”,卻遺忘了從政初衷。這片乾燥花,正是對“台灣民主”最大的戕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