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拜登亞洲之行是為了推銷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擔心得罪中方,就把心心念念想加入的台灣給擋在了門外。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不過是美方“打一巴掌,給一個棗”的伎倆,給台灣頒了個“安慰獎”。
近些年,台灣當局為了進一步獲取美國的政治安全支持,同時為減少對大陸經濟的“過度依賴”,持續強化與美國的經貿投資關係。而美國為了控制台灣當局,同時加快國內經濟的恢復,也在推動美台經濟關係發展,尤其是在吸引台灣投資和台灣開放市場方面,比如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美國願意與台灣協商貿易倡議,當然有它的政治與經濟目的,而且肯定是會以美國本身的國家利益為第一優先。
首先,從政治目的上來說,美國之所以與台灣談此項倡議,主要是為了“以台製華”,“支持台灣是美國針對大陸最重要手段之一”。由於美國忌憚中方,沒有讓台灣第一輪參加“印太經濟框架”,但又擔心台當局和民眾不滿,於是單獨與台灣推行所謂的“經貿倡議”。
實際上,美台經濟的政治化問題一直很嚴重。比如,在解決台美經貿關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時,台當局往往將其操作成具有政治意涵的政治行為,一味地對美國讓步,再比如會談什麼時候舉行,能否舉行、會議的議題等都是由美國單方面定的,即便是舉行了會談,也是美國希望從台灣獲得更多好處。
除了“萊豬”問題之外,美國在對台經貿領域持續關切議題包括農業、環保等。而蔡英文當局要持續推動台美經貿合作,就必須在上述議題上做出更多讓步。
蔡當局在“萊豬”問題上處理不當,使民進黨當局陷入爭議,也曾引發台灣民眾反美情緒,難免進一步犧牲島內民眾的福祉。這些都對兩者的經貿合作產生了一定阻礙。
從政治層面上來說,推動台美經貿倡議對於蔡英文當局可謂“大功一件”,對於美方而言,實屬“可有可無”。
其次,是經濟目的。長久以來,台灣經貿關係是台美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繫雙方關係的重要一環。但蔡英文當局“推動台美經貿倡議”仍然屬於“一廂情願”。
對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會議的舉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台灣地區簽訂任何官方性質的協議,奉勸民進黨當局,停止損害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不要做外部勢力榨取台灣經濟成果的幫兇。”
從國台辦的發言中也能夠得知,美國並不是真的想跟台灣地區合作,而只是將其當作一顆“小棋子”,榨乾其所有能利用的價值,而這些後果都將由台灣民眾承擔。美國打“台灣牌”,最終必將燒掉自己的手。而對於台當局來說,美國挖了個坑,它主動往裡跳,甚至還幫美國一起挖,又蠢又壞,若繼續執迷不悟,就只能在美國的“坑”裡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