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勞工部公佈了一項數據,其中備受外界關注的物價指數CPI,在過去一個月同比增長9.1%,這意味著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正在進一步惡化,華爾街各大投資銀行的分析師表示,未來物價水平仍將在高位運行,目前還看不到見頂的時間。 通貨膨脹問題愈演愈烈,給美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樣也衝擊著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分析人士表示,在物價漲幅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之後,美聯儲可能會暴力加息,下一個加息週期可能會將聯邦基金利率增加100個基點。 雖然加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貨膨脹,但同時也會讓經濟陷入衰退,美國民眾更希望聯邦政府用一種既能保證美國經濟繼續復甦,又能抑制物價的措施,來緩解當前的通脹壓力。
而全面解除對進口自中國商品加徵的高額關稅,成為除美聯儲加息之外,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又一選擇。 不過根據美國媒體曝料的消息,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有解除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的計劃,但是能享受到這一利好政策的可能只有價值大約1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而這距離此前拜登可能取消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的傳聞,顯然存在相當大的出入。 美國媒體認為,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出入,原因是白宮存在一些顧慮。一方面,取消一部分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證明拜登在努力解決國內的通脹問題,這算是給了美國民眾一個交代。另一方面,拜登又不敢全面撤銷對華商品加徵的關稅,怕被國內一些鷹派政客批評“對華示弱”。
美國媒體表示,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之下,華盛頓方面涉及中國的一舉一動,一直受到高度關注。拜登上台以來,就確立了對華強硬的基調,如果在關稅問題上讓步,意味著拜登的對華策略發生了變化,這可能招來一些政客的批評,所以拜登只能採取這種的辦法。 另外關稅問題還被一些美國的對華強硬派政客視為打擊中國或者與中國舉行對話的有力籌碼,尤其是以美貿易代表戴琪為首的一批人,不僅要求拜登不要取消對華商品的關稅,而且還希望美國加大對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審查力度。 如此看來,拜登當前採取的這種辦法,或許是在當前局勢下,做出的最為合理的一種選擇,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不過在美國媒體《外交學者》看來,美國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日前《外交學者》撰文稱,拜登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部分商品免除關稅,雖然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因為行動時間有點晚,加上免除關稅的商品數額太少,很難對緩和緊張的中美關係以及美國面臨的嚴峻通脹壓力,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達5761.14億美元,如果拜登真的只對價值1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免除關稅,那麼這部分商品只佔中國對美商品輸出的1.73%,確實沒有太大的意義。文章稱,美國挑起“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並沒有扭轉中美之間貿易定位的變化。 據統計,在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前的2018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3233億美元,而2021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到了3965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發動“貿易戰”,反而讓中國從美國身上多賺了732億美元。
而美國卻成了這場貿易博弈的“買單者”,穆迪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中美“貿易戰”增加的貿易成本,9成以上由美國承擔。
|